close

10352595_1473775716191925_1076155273729525039_n  

其實今天下午又去了樂生一趟。
有人、有歷史、有故事的地方,不論過了多久,都還是一樣美好。
屬於很容易被感動的人,去了第二次,做了和上次幾乎完全相同的參觀和紀錄片欣賞。第一次深入理解時候的那種深切的情感層面不那麼氾濫,卻想得更多了些。

我們確實無法否決政府的所有作為,尤其是建構於國家重大建設的基礎之上,就像很多人會說:我們不能不向前看。不過在樂生這個地方,我看見很多,專屬於人的氣息,那是一片土地最最重要的元素,失去了以後,我們將再也找不回來。

關於「面對今日所想見的疑慮,與其放任其恣意發展,到了木已成舟時候再來相互怪罪、卸責甚至後悔不已,不如在開始時便阻止所憂慮之事化為真實。」這個說法我是全然贊同的。

扣除掉「可能、也許」確實有發生的官商勾結、相互牟利層面來談樂生這個地方,我們臺灣人的格局似乎還不夠開闊,我們時常太短視近利,為了一時的經濟、民生發展而忘了思考。在今時今日的世界潮流之下,一個國家,比起各項高汙染、高耗能的產業,會不會其實:保留地方特色、積極發展人文相關的產業,反而是另一條能走、且或許更好的出路。

我們當然應該發展:應該更全面性的發展。只是這種發展能不能夠讓臺灣這個小小的海島國家,被更多人注意和重視。同時,我們既然自詡為一個已開發的國家,這時候我們能不能夠去好好的尊重、保障每一個人生活的權益,似乎也成為了一個關於我們自身定位很重要的指標。

每一件事情本來就各有利弊,然而此刻臺灣人應該共同擁有的思維是:我們犧牲了什麼去換來GDP的成長、換來看似更好卻又好像仍在原地踏步的經濟改善?我們犧牲和獲得的是否成正比呢?

除了從同理心出發,用「人」的觀點來看待樂生療養院民遭到迫遷這件事;我們還有另一種,由文化的角度來面對這個問題。臺灣人,還有臺灣的政府都應該更有智慧的處理,關於地方發展的短期至長期計劃,這才有助於各項事件的解套,也才可以真正去彰顯「人」與「土地」的價值。當然,唯有我們的政府與民眾有足夠的高度去正視一個地方所擁有的歷史,我們才有可能好好的保護它,並且進一步將臺灣推向國際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indyjiang8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